亳州市城市管理局部门绩效自评工作
情况总结
一、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3年度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通知》(皖财绩〔2023〕234号)和《亳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亳财预〔2020〕273号)等有关要求,我单位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对2023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所有项目支出全面开展单位自评,并汇总形成整体自评结果。
项目共计65个项目,涉及资金51027.09万元。项目内容包括道路维修、园林绿化、管网道排、数字化城管、垃圾处理、污水污泥处置等。
二、自评结果概述
2023年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评分为 98.6分,自评结果总体为优,取得的主要成效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1.坚定不移抓好政治建设。系统谋划部署年度党的建设工作,印发《亳州市城市管理局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市城市管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度学习计划》。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动员、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规定动作。局属9个党支部,全体党员配发3本必学书目,通过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读书班、“三会一课”、“微型党课比赛”等形式开展学习、研讨。至11月初共计组织中心组学习11次,集体研讨7次。精心选定调研课题2个,班子成员共计查摆问题3个。确保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有效。
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与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组的沟通联系,召开定期会商会议2次、专题会商会议4次,研究通过了《亳州市城市管理局2023年纪检工作要点》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洁教育等活动,增强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二级机构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局领导班子廉政谈心谈话,今年,共计谈话40人次。
3. 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工作台账》,抓好重点人、重点部位、重点事防控。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牢牢抓住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强化舆情监督管理,切实抓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做到发现“早”、研判“准”、处置“快”。
4.深化推进专项巡察整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配合市纪委、市审计局、市委专项巡察组,深入开展城市绿化工程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梳理排查和整改各类问题19个。围绕市委专项巡察反馈39个问题深入排查反思整改,健全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园林绿化管养考核制度等,从制度机制上推动规范管理。
(二)坚持民生为本,城市环境持续改善
1.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持续开展“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等活动,共建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14个。
2.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完成谯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目标。对108个小区368处分类投放点进行验收,对132个物业小区采实施撤桶并点工作。对老城区38座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3%,市民参与率达到9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3.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6.7%,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3.餐饮油烟全面治理。开展主城区餐饮油烟整治行动,完成辖区内所有餐饮经营单位的大排查统计,4224家餐饮门店已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
(三)坚持常态长效,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1.保障城市安全平稳运行。2023年,总制水量6100万吨。抢修管道漏水426处,维修更换水表、阀门和加密阀7755处,检修和停送水8405处。城区共处理生活污水8239.7万吨,产生污泥55768.76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置。生产中水1731.9万吨,中水回用率21%。
2.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实施便民停车行动,完成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765个,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9817个,超额完成省目标任务;建成遮阳雨棚10个;汛前完成雨水管网清淤155公里,完成希夷大道人社局等3处积水点改造;新建改造雨水管网51.7公里、污水管网45.6公里、燃气管网85.8公里、供水管理网48.1公里。
3.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完成道德中宫等4个路段人行道提升改造。排查整改道路空洞、塌陷123处。完成涡北地表水厂建设和三水厂地表水厂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管网铺设约41公里,5个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第三水厂配套供水设施改建项目。完成排查检测长度为821公里,市管市政管网检测率100%,改造缺陷点5724个,整治错接混接点131个。
(四)坚持建管并举,城市景观更加靓丽
1. 突出抓好园林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省住建厅初审和住建部资料初审,完成支撑资料的收集整理。完成市展览馆屋顶绿化等7处立体绿化、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的评选和挂牌工作。
2. 协调推进绿化提升行动。2023年,全市新增(改造提升)绿地203.3万㎡、新增街头绿地(游园)15个,其中口袋公园建设12个,建成绿道38.2公里。
3. 有序实施城市绿化建设。完成杜仲路下穿京九铁路立交绿化工程;治理裸露地面约10.5万平方米;对陵西湖公园景观带等进行了绿化提升,增植乔灌木约8200株。
(五)坚持强基固本,综合管理有效夯实
1. 稳步提升长效管理水平。 全面加强共享单车治理。在中心城区施划共享单车停车点位1890个。研发使用“共享单车动态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系统”,给单车企业发送违停信息提醒8200余条,处罚120余件次。深入开展“联合徒步执法”活动。徒步执法组通过徒步执法APP上报问题14744件,已全部结案,录入交警系统违停车辆28900辆。
2. 开展实施运管服平台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按照“一融合、七聚焦、二突出”的思路构建了平稳高效的运管服平台。探索研发“552”的应用场景。2023年,先后2次被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亳州模式”“亳州样板”,面向全国推广,有关做法编入住建部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培训教材,先后7次在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各类培训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参加了国家、省智标委城市生命线运营有关标准制定工作。
3.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修订完善了“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执法文书规范”等35项内控制度和标准。实施执法业务讲座培训活动,参训人员800多人次。组织开展三县两区城市管理执法技能竞赛,参加培训1500多人次,参加竞赛人员150多人。
(六)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1.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一岗位双责、安全检查等制度规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确保政令畅通。
2.强化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强化部门和企业的责任主体,加强行业安全检查暗访。督促监管企业单位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50多家,排查整改问题隐患500多处。
3.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一是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共录入企业14023家,排查14021家,排查率99.99%,发现隐患7588个,已全部整改。对存违规燃气企业处罚3次,罚款8.2万元;查处违规销售不合格灶管阀的燃气具及配件销售企业10家。二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到企业宣讲17次,抽查企业142家,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4处,现已全部整改。三是强化行业安全管理。实施城镇燃气场站标准化建设,全市共有35座,已完成建设升级30座,占比86%。建成118座液化气瓶装供应站,覆盖51个乡镇。深化打非治违,罚款17.8万元,拘留3人。改造老旧燃气管道37.937公里。2.37万户餐饮燃气用户全部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对43.28万户用气居民入户安检,33.46万户瓶装液化气用户随单安检。开展各类事故演练60余次。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差距仍然很大,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和改进。
(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没有落实“人随事走、编随事调”的原则,承接了住房、城乡规划、生态环境等部分行政处罚权,但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市政项目建设缺乏清单控制价编制专业技术人员,清单编制监管难度大。
(二)排水管网病害多。由于管材或施工质量等原因,管网出现渗漏、错口、变形等问题,影响排水安全。同时由于排水许可管理和处罚不到位,错接混接问题屡改不绝。
(三)部分设施老化。供水设施老化或管径偏小,影响居民用水。部分道路灯杆设施建设年限已久,老化严重。
以上问题我们要直面对待,以更严更实的作风下大气力解决,切实夯实城管事业建设发展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加强相关人员绩效评价业务学习,自评结果通报反馈,推进项目建设,将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2024年1月29日